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既醉

诗经·大雅·生民之什〔先秦〕

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君子万年,介尔景福。

既醉以酒,尔肴既将。君子万年,介尔昭明。

昭明有融,高朗令终,令终有俶。公尸嘉告。

其告维何?笾豆静嘉。朋友攸摄,摄以威仪。

威仪孔时,君子有孝子。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

其类维何?室家之壸。君子万年,永锡祚胤。

其胤维何?天被尔禄。君子万年,景命有仆。

其仆维何?釐尔女士。釐尔女士,从以孙子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,君王赐美食我们饱受恩惠。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,世世代代永享福禄和祥瑞。
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,您又令人奉上佳肴和美味。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,您的美名大德永远放光辉。
您的伟大光辉是那样长盛,高风亮节将使您必得善终。好的结局说明有好的开端,先王替身发出美好的祝愿:
他到底说出什么样的预言?祭祀用的笾豆净洁而美好;亲朋好友们都来维护辅助,同把隆重热烈氛围来营造。
隆重热烈氛围非常合时宜,敬祝伟大君王嫡传有孝子;孝子贤孙世世代世永相继,祝愿您的家族永受天赐予!
您的家族领域到底有多大?王家深宫内的道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鉴赏

  此诗通篇都是祝福词。全诗以“既”字领起,用的虽是赋法,但并不平直,相反,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。而“既醉以酒”,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;“既饱以德”,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,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。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,对他的拳拳之意不能无动于衷。因此,神主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,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。

  诗的前两章,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,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,便预祝他万年长寿,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。而第三章末二句“令终有俶,公尸嘉告”,直接点出公尸,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,诚如陈子展所云,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关于此诗的主旨与背景,历来有多种观点。严粲《诗缉》认为:“此诗成王祭毕而燕(宴)臣也。”朱熹《诗集传》则说此诗系“父兄所以答《行苇》之诗”。程俊英《诗经译注》谓此诗“是周王祭祀祖先,祝官代表神主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辞”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562-564
2、 周振甫·诗经译注·北京:中华书局,2013

简析

  《既醉》是一首四言诗。此诗八章,描述周代统治者祭祀祖先,祝官代表神尸对主祭者周王传达神灵旨意,表示祝福,祭祀完毕后周王和诸侯尽情宴饮。全诗通篇都是祝福词,虽是赋法,但笔致突兀,其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晏子对齐侯问

左丘明 左丘明〔先秦〕

  齐侯至自田,晏子侍于遄台,子犹驰而造焉。公曰:“唯据与我和夫!”晏子对曰:“据亦同也,焉得为和?”公曰:“和与同异乎?”对曰:“异。和如羹焉,水火醯醢盐梅,以烹鱼肉,燀之以薪,宰夫和之,齐之以味;济其不及,以泄其过。君子食之,以平其心。君臣亦然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以成其可。君所谓否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以去其否。是以政平而不干,民无争心。故《诗》曰:‘亦有和羹,既戒既平。鬷嘏无言,时靡有争。’先王之济五味,和五声也,以平其心,成其政也。声亦如味,一气,二体,三类,四物,五声,六律,七音,八风,九歌,以相成也。清浊,小大,短长,疾徐,哀乐,刚柔,迟速,高下,出入,周疏,以相济也。君子听之,以平其心。心平,德和。故《诗》曰:‘德音不瑕。’今据不然。君所谓可,据亦曰可;君所谓否,据亦曰否。若以水济水。谁能食之?若琴瑟之专一,谁能听之?同之不可也如是。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短文两篇

佚名 佚名〔先秦〕

  夸父逐日

  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。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,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,未至,道渴而死。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

  共工怒触不周山

  昔者,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韩非子·难一(节选)

韩非 韩非〔先秦〕

  襄子围于晋阳中,出围,赏有功者五人,高赫为赏首。张孟谈曰:“晋阳之事,赫无大功,今为赏首,何也?”襄子曰:“晋阳之事,寡人国家危,社稷殆矣。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,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,是以先之。”仲尼闻之曰:“善赏哉,襄子!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。”

  或曰:仲尼不知善赏矣。夫善赏罚者,百官不敢侵职,群臣不敢失礼。上设其法,而下无奸诈之心。如此,则可谓善赏罚矣。襄子有君臣亲之泽,操令行禁止之法,而犹有骄侮之臣,是襄子失罚也。为人臣者,乘事而有功则赏。今赫仅不骄侮,而襄子赏之,是失赏也。故曰:“仲尼不知善赏。”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