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屈突陕
刘长卿〔唐代〕
落叶纷纷满四邻,萧条环堵绝风尘。
乡看秋草归无路,家对寒江病且贫。
藜杖懒迎征骑客,菊花能醉去官人。
怜君计画谁知者,但见蓬蒿空没身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秋风刮起,落叶纷乱飘向左邻右舍,家徒四壁,贫寒之家也只能阻隔这风中沙尘。
看向窗外,风中的乱草不知落向何方,家对大江,寒风中的主人贫病交加。
手拄藜杖,主人懒迎我这客居之人,菊花已开,能让这被贬之人风中醉倒。
胸有筹划,您无人知晓叫人怜悯,只见得,蓬蒿杂草徒然地埋没腰身。
注释
①屈突陕:人名。
②刘长卿:唐代诗人,因性格刚直,多次被贬,流放在外。
③乡:通“向”,窗户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333诗词古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.楚地古桃源译注
简析
《酬屈突陕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前两联以落叶纷飞、环堵萧条的景象,写出秋日乡村的荒凉与贫困。诗人因病且贫,面对寒江,归乡之路仿佛被秋草所阻;后两联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,表示自己虽去官却仍能保持高洁与淡泊,但结尾还是感叹自己的抱负无人知晓,只留下一片蓬蒿覆盖的荒凉之地。全诗摹写出秋日里乡村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的困顿生活,透出深深的孤独与悲凉。
刘长卿
刘长(zhǎng )卿(约726年-789或790年),字文房,世称刘随州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一说河间(今属河北)人,唐代诗人。玄宗天宝八载(749年)登进士第,释褐任陈留浚仪县尉。安史之乱起,南奔流落江南,至德元载(756年)被采访使李希言任为长洲县尉。至德二载(757年)冬被谤陷狱,十二月遇赦,摄海盐令。因冤情未雪,被贬南巴尉。约大历三年(768年),前后任鄂岳转运判官。大历九年(774年),因拒绝观察使吴仲孺截留财赋,反被诬为贪赃,罢官后居义兴,后贬任睦州长史。建中元年(780年),任随州(今属湖北)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两年后因李希烈叛乱,弃官避地淮南、吴越,几年后去世。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,尤工五言,自诩为“五言长城”。 522篇诗文 137条名句
咏山泉
储光羲〔唐代〕
山中有流水,借问不知名。
映地为天色,飞空作雨声。
转来深涧满,分出小池平。
恬澹无人见,年年长自清。
月下独酌·其二
李白〔唐代〕
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
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
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
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
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
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
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
秋登兰山寄张五
孟浩然〔唐代〕
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
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。(试 一作 始)
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
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(沙行 一作:沙平)
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(洲 一作:舟)
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